2025年10月12日下午,平顶山学院“国培计划(2025)”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初中体育足球市级、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开班仪式在湖滨校区2106多媒体教室举行。平顶山学院副校长于长立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马书军教授、体育学院院长王继强教授(项目首席专家)、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任玮、体育学院副院长王兵柯出席仪式,仪式由王兵柯主持,10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市级、县级初中体育足球骨干教师共同参训。仪式后“开班第一课——体育教师使命担当”同步开讲,为本次培训奠定专业与思想双重基石。
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奏唱中拉开帷幕。于长立副校长在欢迎词中重点提及学校服务“国培计划”的优势基础:作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平顶山学院不仅建有体育训练馆等完备设施,更在足球教学研究领域形成特色——陶瓷学院对古代捶丸文化的研究推动传统体育活态传承,龙狮队多次斩获国家级金奖,2023年成立的中国龙狮运动学院更是为体育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本次培训是助力农村足球教育提质的关键抓手,”于长立强调,希望学员们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实现专业能力与育人理念双重提升。
随后,项目首席专家、体育学院院长王继强教授聚焦“分层定位、精准施训”核心特色,对市级与县级培训方案进行详细解读。他介绍,市级培训以“新时代初中足球骨干教师‘训-赛-研’一体化专业发展模式构建”为主题,针对教龄8年以上、有一定足球教学基础的骨干教师,设置AI辅助教学、足球大单元教学设计、校级联赛策划等课程,配套平顶山市第五十六中学跟岗实践,旨在打造“会教学、能组织、善研究”的复合型骨干;县级培训则围绕“初中足球竞赛组织及裁判员能力提升”,面向教龄5年以上教师,重点开展2024版《足球竞赛规则》解读、裁判体能训练、五人制赛事组织等实务内容,依托平顶山市第二十六中学实践基地,培养“懂规则、会执裁、能落地”的实务型教师。两类培训均采用“集中培训+跟岗实践+返岗实践+网络研修”四段式模式,确保“学-练-用”闭环。
“作为农村体育教师,我们深知足球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市级学员代表、滑县万古镇初级中学孙明松老师发言时表示,全体学员将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主动交流教学困惑,力争把前沿的足球教学理念、实用的赛事组织方法带回学校,惠及更多农村学生。仪式最后,全体领导与学员合影留念,定格这一承载着农村足球教育期待的时刻。
开班仪式后,“开班第一课”随即开讲。平顶山学院副校长以《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做以立身、立学、施教、育德的好老师》为题,结合初中足球教学实际,围绕“体育教师的使命担当”展开深度讲解。课程中,主讲人既强调“坚定政治方向、传播优秀文化”的根本要求,也聚焦足球教学中的实操痛点:通过校园足球案例,阐释如何将“体育品德”融入技术教学,引导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责任感;结合运动损伤急救实例,讲解如何落实“加强安全防范”准则,为校园足球活动筑牢安全防线。
“足球课不只是教踢球,更是要育新人。”课程特别指出,农村初中足球教育既要克服场地、器材等硬件限制——如市级培训将教授“矿泉水瓶标志桶”等低成本教具使用方法,也要发挥足球的育人价值,通过赛事组织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抗挫折能力。这堂兼具思想高度与实践温度的“第一课”,让参训学员不仅明确了职业责任,更对后续培训内容充满期待。
本次市级、县级国培项目均为期10天集中培训+90学时网络研修,本次培训将邀请亚足联A级讲师宋琦、河南体育学院校长张大超等省内外专家授课,并组织学员深入实践基地开展“沉浸式”跟岗。平顶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与体育学院将全程做好教学管理与服务保障,以“精准化、实战化”的培训,为河南农村初中足球教育注入专业力量,助力“体教融合”在农村校园落地生根。